粵佳氣體集團與東岱能源1200噸國際液氦分裝項目試運行啟動 ——技術攻堅破解“氦氣困局”,中俄能源合作再筑戰略渠道
粵佳氣體集團與東岱能源1200噸國際液氦分裝項目試運行啟動 ——技術攻堅破解“氦氣困局”,中俄能源合作再筑戰略渠道。
2025年9月25日,黑龍江黑河自貿片區,隨著黑河自貿片區管委會領導、昆侖紅星總經理曹總、東岱能源總經理張軍平、俄方代表、廣東粵佳氣體集團總經理田兵及EPC聯合體各單位領導共同按下啟動按鈕,粵佳氣體集團作為黑龍江東岱能源有限公司重要合作伙伴,粵佳氣體集團參與了整個項目的設計、建造、安裝及調試,聯合開發的1200噸/年國際液氦分裝項目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。這一項目不僅標志著中國在戰略氦氣資源領域實現全鏈條自主可控,更成為中俄能源合作深化、東北亞經濟圈產業協同的標桿性工程。

氦氣作為半導體制造、醫療MRI、航空航天等領域的“戰略氣體”,長期面臨全球供應壟斷與地緣政治風險。全球氦氣市場90%以上由美國、卡塔爾、俄羅斯控制,中國氦氣進口量占需求量的85%以上,價格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顯著。2023年全球氦氣短缺危機中,中國部分高端制造業因氦氣斷供被迫停產,暴露出產業鏈脆弱性。

該項目以“多功能、高效率、智能化”為設計理念,集成六大核心功能模塊,覆蓋液氦從進口到終端的全流程需求:
1、ISO液氦罐箱轉充功能;
2、ISO液氦罐與車架分離吊裝功能;
3、液氦杜瓦充裝功能;
4、氦氣管束車TT充裝功能;
5、氦氣鋼瓶充裝功能;
6、氦氣提純功能。
技術突破:國產化設備與智能控制系統雙輪驅動,項目核心技術由粵佳氣體集團聯合黑龍江東岱能源、EPC聯合體集團自主研發,實現關鍵設備國產化。
1200噸液氦分裝項目的試運行,是中國企業破解戰略氦氣資源“卡脖子”難題的生動實踐。從政企協同的政策創新到全鏈條的技術突破,從黑河口岸的通道優勢到東北亞市場的輻射潛力,這一項目不僅為國內高端制造業提供穩定氦氣供應,更為全球能源合作貢獻了“中國方案”。隨著試運行深入推進,中俄能源戰略伙伴關系將邁向更高水平,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